
文︱陆弃
2025年4月28日,葡萄牙和西班牙陷入突如其来的大范围停电,交通中断、照明熄灭、比赛停摆,甚至邻近法国南部也未能幸免。从伊比利亚半岛蔓延而出的黑暗,不只是电流中断的技术故障,更是一场关于欧洲脆弱基础设施与能源依赖现实的沉重警告。在这个讲求“绿色转型”“能源独立”的时代,欧洲最不愿面对的现实就是:一次电网震荡,便足以摧毁信心神话。
葡萄牙国家能源网公司称,本国停电系“欧洲电网出现问题”所致,为防系统崩溃,甚至已准备对部分区域实施计划性断电。这种表述熟悉得可怕。从“北溪”爆炸后的能源恐慌,到乌克兰战争下电价飙升,再到法国核电站年久失修带来的缺电危机,所谓“欧洲能源自主”这块招牌,已在现实面前摇摇欲坠。如今,一场连根源都未明确披露的电网事故,就能使两个主权国家陷入全国范围瘫痪,这是意外?还是必然?
西班牙《国家报》的报道更显讽刺。停电不仅影响民生,更直接打断了马德里公开赛的网球赛事。在万人注目的球场上,聚光灯熄灭、转播中断,观众漫无目的地游走。这不是灾难大片的片场,而是现实中的欧洲中枢。它暴露出的是所谓“欧洲一体化”的致命逻辑漏洞:高度互联的电网系统一旦出现故障,谁也无法独善其身;而当事故发生时,彼此依赖的国家,却没有谁能真正兜底。
更令人不安的是:这并非局部性问题,而是系统性危机的一个表现。据法国《费加罗报》报道,与西班牙电网相连的法国南部部分地区也遭殃。换句话说,这不是某一个国家电力部门的管理失误,而是整个欧洲大陆电网互联架构的结构性风险。这种风险,就像病毒一样,渗透在欧洲每一个能源决策的背后,一旦牵一发,便动全身。
所谓的“绿色欧洲”“可再生能源先锋”,在这场停电事件中露出了真实的骨感。在近年的政策洪流下,欧洲大批关闭传统燃煤与核电机组,转而高度依赖风电、太阳能与跨国输电。但这些系统不仅本身波动性强、稳定性低,而且对大型骨干电网的依赖远远高于传统能源体系。而欧盟内部长期忽视基础设施维护与协调调度能力建设,如今终于尝到了代价。
电能不是玄学,它需要稳定、冗余、协同。但在现实中,欧洲的能源政策越来越像是一场意识形态表演:关闭核电是“环保觉醒”;排挤天然气是“对俄反击”;疯狂补贴风电光伏是“绿色转型”。可真正的电力调度员知道,这些口号并不能稳定频率,更无法应对负荷突变。葡萄牙和西班牙的“黑暗时刻”,正是这种空洞理想主义撞上现实网线的瞬间。
然而,发生在欧洲边缘的这场停电危机,却对外界传递出核心地缘信号:在关键基础设施层面,欧洲不仅没能走向“战略自主”,反而变得更加脆弱。美国拥有独立电网系统、俄罗斯有能源主权和长管道通道、亚洲国家正集中力量推动电力储能和电网智能化,而欧洲,仍然停留在“我们互相绑定所以安全”的乌托邦幻觉中。
这种幻觉,正是欧盟内部结构的本质投影。他们可以团结出台对华补贴调查、可以统一关税口径对美博弈,却在最基本的“供电安全”上无法形成统一标准与应急机制。本该是现代文明最基础保障的电网系统,在多国交叉管理、财政掣肘与绿能冲动之下,竟成了风险传导的桥梁。这不是进步,是倒退。
对比之下,中国在“双碳”政策推进同时,大力投资抽水蓄能、电网柔性调节与储能系统,美国也在推行本土化能源调度及电力基础设施升级法案。欧洲则仍沉迷于道德高地的幻觉,继续关停核电、自废天然气武功,却在风停日落时一筹莫展。
本次葡西大停电给出的警告极其明确:没有强大的基础设施能力,任何“绿色愿景”都只是停电前的幻灯片;没有危机协调机制,任何“统一市场”都是脆弱的泡影。而欧洲的真正敌人,恐怕既不是中国,也不是俄罗斯,而是其自身对技术现实的持续忽视,对能源话语权的错判,以及对“高道德感伪理性”的执迷。
欧洲人该醒了。黑暗中,信号灯失灵、赛事停摆、商场瘫痪,不只是电没了,而是信任没了。信任于这个体系还能稳定运行,信任于欧盟真能护住这个高度互联却低效协同的电力版图。而如果这种结构继续不改,那下次停电的,可能不止是伊比利亚。